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

老子這樣說,這樣活

如果我說,我因為非常高興遇見了此書,欣喜之餘,所以我日夜廢寢忘食的讀它。那麼,我根本就不懂老子。

精和曰常,
知常曰明;
益生曰祥,
心使氣曰強,
謂之不道,不道蚤亡。
《道德經》第五十五章

在中國的歷史人物中,很少有像老子這麼被普遍誤解的。據說《道德經》在西方的譯本就達兩百多種。但又有幾人真正讀懂老子呢?記得當年第一次想深入了解老子,到書局買了本道德經和白話文譯本,也不知讀了幾章就因為因為古文過於晦澀而丟棄於書室一旁。當年的悟性和古文程度都是問題,另一個關鍵是,道德經中的格言,老子是在甚麼情況,甚麼心情狀態下寫下來的,當時的時空背景又是如何?文本一概沒有交代,這也是造成有心瞭解老子的人的一道障礙。本書在寫作方式上是一項創新,從老子的出生、成長、求學、愛情、成家、出仕‧‧‧等等,每個讀書人一生似乎都會經歷的過程,老子都曾經經歷過。文體鋪陳的方式也很特別。大部分會以第三人稱,也就是旁觀者的身分,敘述一下當時的時空背景,再轉成第一人稱,也就是老子本人的自言自語。我不知道作者是考證或是摩想而來,但是對於瞭解老子,卻是有幫助的,它使得老子顯得比較親民而不那麼艱深。但是老子的心態或者當時的時空環境,是否真如作者所說?讀者卻是必需時時反思的,兩千多年前的事了,如何考證?沒有人是老子肚裡的蛔蟲,如何得知老子當時的心情?
不管怎麼說,我卻是喜歡這本書的。因為上述的疑問,本來就是看史書或這一類書籍,讀者所需作的功課,完全不會減損本書的價值的。

那麼,到底,我是以怎樣的心情看完此書的。以一種毫不勉強,平和的心情,在天秤颱風威脅下的夜晚,上床前,我甚至在鏡中,看見了微笑的自己。
【出版資訊及其他書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