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

2012大蕭條

崇禎17年〈西元1644年〉,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城。明思宗朱由檢逼周后自殺,手刃袁妃、長平公主、昭仁公主。隨後在景山的歪脖樹上自縊身亡,死的時候,光著左腳,右腳上只穿著一只紅色的鞋子,時年33歲。

若你問我,明朝是如何滅亡的?這個問題,可能得討論個三天三夜不能休止。但是現在我想斬丁截鐵的告訴你,明朝的滅亡,根本的原因是,沒有錢。比較精確的說法是,沒有「銀子」。明代初期使用紙幣,禁用白銀。但後來因為通貨膨脹,乃改以白銀為貨幣單位。當時當兵的不外乎為了攢銀子。但在當時,中國並不是白銀的產地。白銀主要是經由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貿易,用絲綢、茶葉、瓷器所交換而來。白銀這東西,和紙幣不同,不容易攜帶運送。當時的情況是,當兵的沒有收到銀子就不開打。廣大的明帝國,並非沒有財富,但卻沒有那麼多的銀子,也就間接促成了明帝國的滅亡。

所以經濟和貨幣這檔事,直接影響著國家與社會命脈,不能等閒視之。

也不知道從誰開始的,師長們告誡我們要「重義輕利」,要「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」,讓我們對於這等國家大事不是不關心就是不了解。以為那是政府與經濟學家的事。但事實證明,並不是經濟學家就可以真正瞭解經濟,念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,所有的理論基礎,都來自於單純的假設,但是真正從事經濟活動,生產與消費的卻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個人,這些個人,並不容易簡化。本書提出真正引導經濟潮流的是人口趨勢這個觀點,探討對世界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一群人,『嬰兒潮世代』。這群人出生,造成需求大增加。這群人就業,造成生產力大增加。進而社會財富大增。這群人消費,更促成了經濟景氣榮景。現在這群人的生命周期,已經進入了準備退休的階段。準備退休的人,其財務規劃,會從減少負債和增加儲蓄著手。也就是說,這群人並不會因為利息便宜就貸款買車,除非本來就有買車的打算。和古典經濟學家相信的降低利率就會促進消費背道而馳。我們所面對的,並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「通貨膨脹」,而是可能60年或者80年才可能發生一次的「通貨緊縮」,在通縮的情況下,一些常見的理財工具都將無用武之地。

時序已經來到2012,面對著通縮這隻蓄勢待發的巨獸,個人如何才能財務獨立並且安然度過?每個人都該看看這本書,然後,找到你的定位,擬定你的策略。
【出版資訊及其他書評】